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曼谷被淹!全城看海!交通瘫痪!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08:39:00    

2025年5月10日,从17:00左右开始,曼谷及周边地区突降暴雨,导致多地出现积水,多条主要道路交通严重拥堵瘫痪。


当晚,大批外卖、快递及其他配送服务均遭遇大规模取消,多名骑手交通工具损坏。



受影响路段包括:


曼谷丁登区的 Prachasuk 路、第19段 Praditmanutham 路、Ratchadaphisek 路从 Ratchayothin 十字路口前往 Ratchada-Lat Phrao 十字路口方向,以及 Central Ladprao 商场前、Fashion Island 附近、Central Bangna 商场前等多个区域。


此外,曼谷周边省份地区也遭遇大雨侵袭。



曼谷市防洪指挥中心于19:45发布报告称:


当时,曼谷仍有间歇性小到中雨,覆盖吞武里(Thonburi)一侧及帕那空(Phra Nakhon)一侧大部分区域,雨带正向东南方向移动,整体趋势稳定,但局部可能伴随强阵风。



下图,工作人员正在加速排水。



当晚,记录到的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旺通朗区(Wang Thonglang),高达124.5毫米。



同时,泰国气象局发布天气预报指出,曼谷及周边地区将受北部地区热带风暴影响,同时南部地区也将有强降雨,此类天气状况预计将持续至2025年5月12日。



除曼谷被淹之外,泰柬边境也遭遇强降雨,民众连夜转移。



而在当晚紧张排水期间,曼谷警方接到求助后持枪进入民宅,从积水中救下了一头200公斤的猪。



2025年5月11日,曼谷市发言人艾卡瓦兰育·安帕拉(Ekkwaranyu Amrapal)表示,自5月10日17:00起,曼谷全境开始出现强风夹带中至大雨的天气,随后在夜间雨势减弱。



截至当晚23:30,仍有小雨持续,累计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旺通朗区(Wang Thonglang),达到130毫米,造成全市共计108处主要道路积水,排水滞后。



市排水管理局与各区办事处紧急出动人员,全力降低水位、维持公共安全。截至23:30,当局已成功排空86处道路积水,剩余点位仍在加快处置中,力争尽快恢复正常通行。



根据监测数据,此次强降雨持续超过6小时,且中心城区多区雨量极大(超过90.5毫米),共涉及11个行政区:


  • 旺通朗区:130毫米
  • 邦肯区:111毫米
  • 帕亚泰区:106毫米
  • 邦素区:101毫米
  • 帕那空区:99毫米
  • 曼谷素坤逸区:97毫米
  • 叻抛区:95毫米
  • 空堤区:93毫米
  • 巴差那空区:92毫米
  • 汇权区(辉煌):91.5毫米
  • 邦卡比区:90.5毫米


此外,其他各区的降雨量普遍也在30-90毫米之间,均属于“强降雨”标准。



目前,市府排水局与各区单位仍在对重点主干道的残留积水进行全面清理。


发言人表示,如果今晚不再出现新一轮降雨,预计所有区域将于今夜完全恢复正常。



此外,曼谷市公共关系办公室最新于5月11日06:00通报,目前108处积水点中已有107处积水完全退去,仅剩叻抛区Chokchai 4路第40巷路段仍有10-20厘米积水,相关部门正在紧急处理。



曼谷全城紧急排水



尽管此次降雨引发诸多不便,但市府指出,其强度仍未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曼谷发言人指出,2022年9月曾有一次降雨量高达170毫米的暴雨事件,但当时仅集中在个别区域,未像此次一样几乎波及全城,且积水程度也较轻。



为应对此次强降雨及可能持续的恶劣天气,曼谷市政府已设立防洪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不间断运作机制,重点监控昨日已发生问题的区域,以防止再次积水。



目前,市政各部门正积极投入应对工作。


工作人员已前往拉玛九大道接水站前方清理堵塞的垃圾,加快将雨水排入拉玛九排水隧道并引入昭披耶河;


在素坤逸42号泵站,也正在同步进行抽水与清淤作业,以提升排水效率。



泰国气象局再次提醒,5月12日曼谷地区降雨概率将高达70%,并伴有强阵风。对此,曼谷市呼吁市民保持警惕。


市府强调,所有相关单位将继续加派人手,重点巡查排水系统易堵点和低洼区域,确保城市正常运转并尽可能降低暴雨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泰国北部区域,多地水位仍在上涨,救援队正在紧急处理。



“年年淹”的曼谷,问题出在哪


城市地势本就低洼、易涝——曼谷位于昭披耶河三角洲地区,平均海拔仅1.5米左右,部分地区甚至低于海平面,排水本就困难。


稍有强降雨,便如盆地蓄水,自然“先天吃亏”。


此外,曼谷地下排水系统过载老化,其地下排水管网起始于数十年前,设计容量早已无法满足如今城市扩张和极端气候叠加下的水量。


尽管近年来修建了拉玛九排水隧道等重点工程,但整体排水效率仍受限于基础设施老化与局部阻塞。



今年,极端气候提前加剧曼谷降雨强度与频率。


随着气候变迁,曼谷地区正面临更频繁、突发性的极端降雨事件。


据统计,每年5月至10月雨季期间,超过100毫米的短时强降雨正在成为常态,而这类高强度降水在短时间内突破城市排水承受极限,带来“内涝”。


加上城市发展与不规范建设挤压排水空间,整体无序扩张、高楼林立、绿地减少等城市化问题也导致“雨水无处可去”。


大量非渗水路面导致雨水只能依赖排水系统“单通道”排出,一旦有堵塞或倒灌,就形成灾情。



泰国网提醒在泰中国同胞:暴雨来袭,如何自保?


面对暴雨积水已成“常态化气候风险”的曼谷,每一位在泰生活的中国同胞都应提升应对意识:


第一,可关注权威天气信息 每日关注泰国气象局官网、曼谷市政Line账号(如@BMA、@TraffyFondue),获取及时降雨和积水警报,避免高风险时段外出。


第二,暴雨当天减少出行,避开地势低洼区 如拉抛、拉玛九、邦卡比、帕亚泰、空堤等易涝区域,尤其在强降雨期间避免驾车穿行,积水易导致发动机熄火,电瓶短路或人身危险。



第三,做好居家防护准备,提前准备沙袋、挡水板、电器防水套,检查家中插座位置与电源安全;如住地处低洼,请与物业或邻居协作应对突发进水情况。


第四, 关注疫后公共卫生与积水后的健康风险:暴雨过后,积水容易滋生蚊虫、传播登革热、皮肤感染等疾病,需及时做好消毒与个人清洁。



自然灾害频率上升,城市韧性刻不容缓,曼谷的“看海”并非偶然,而是人口密集大都市在气候剧变下的典型缩影。


在未来,如何建设具备弹性排水能力、提升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是泰国内阁不可回避的挑战。


而对于在泰外国人而言,应当提高警惕,减少因不熟悉天气及路况而引发的危险。


雨季已至,愿所有在泰同胞平安。


文:布周十面派、泰国网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