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好评中国丨锚定农业强国目标,描绘“三农”新画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6:42:00    

吕金艺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 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我国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锚定了清晰目标,擘画了宏伟蓝图,这一规划的出台,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影响。

农业强国建设,根基在于粮食安全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过去一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彰显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决心与成就。但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需继续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筑牢根基。

创新是农业强国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 +”“大数据 +”等新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让科技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农业强国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农民的幸福生活上。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近年来,各地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推动县域产业融入大中城市产业链,为农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同时,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盘活闲置住房,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让农民从土地资源中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切实增强了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标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不仅要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如加强农村交通运输网、供水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服务水平,还要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农耕文化,保护乡村特色风貌,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为确保农业强国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规划》提出的保障措施至关重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将农业强国建设作为重要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各部门要协同配合,在规划、项目、资金等方面形成合力。引导有条件的县(市、区)分类探索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模式,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强县。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 年)》的出台,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迈向农业强国的征程中,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如期实现农业强国建设目标,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