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2025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在宁波奥体中心迎来收官日。为期6天的赛事以五场单项决赛收官,中国选手及组合在赛场上“荣耀与挑战并存”——女双、女单两线夺冠,男单、男双、混双收获银牌。
据赛会数据显示,累计约3.3万名观众走进宁波奥体中心,其中宁波市外观众占比达49%。

女双决赛堪称“复仇之战”,中国组合刘圣书/谭宁以21:15、21:19终结日本组合松山奈未/志田千阳的全英赛12连胜,摘得生涯首个主场洲际冠军。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主场收获洲际冠军,球迷的加油声就带来很多动力。”刘圣书难掩激动,直言冠军是对支持者的最好回馈。
谈及全英赛失利后的调整,谭宁强调“归零心态”是关键:“过去的成绩无论好坏都要忘记,这次我们专注执行训练中的战术,反而发挥得更轻松。”尽管夺冠,两人仍清醒复盘不足:“配合的稳定性还需提升,尤其是关键分的抓分能力。”
“凡晨组合”在接受采访时,看好刘圣书/谭宁会在苏杯有更好的表现,面对前辈“凡晨组合”的信任,她们表示已做好征战苏杯的准备:“有姐姐在,我们更有底气,但上场就要拼下每一分,和团队一起冲击苏杯冠军。”

女单:陈雨菲逆转自评“8分”
压轴登场的女单“中国德比”中,奥运冠军陈雨菲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以11:21、21:14、21:9逆转队友韩悦,时隔一年再夺亚锦赛冠军。
“第一局完全被‘暴打’,但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跑动,等她体能下降就有机会。”陈雨菲笑言,如今的心态更趋于享受过程:“以前总纠结结果,现在学会专注每一分,这种轻松的状态让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
尽管夺冠,她仅给表现打8分:“速度和对抗只恢复了七成多,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打磨。” 谈及苏迪曼杯,这位老将展现团队格局:“韩悦、王祉怡的状态更稳定,女单组需要更多新人站出来,我会做好自己的准备,无论谁上场都要为团队拼尽全力。”

混双:谢影雪两周复出成泪点
首场混双决赛中,中国香港组合邓俊文/谢影雪以21:15、17:21、21:13力克日本组合绿川大辉/斋藤夏,继半决赛挑落世界第一后再克强敌。决胜局中,两人凭借精准的网前控制和战术变化,在关键分阶段减少失误,最终以8分优势锁定胜局。
赛后,谢影雪的“两周复出”成为焦点。这位去年杭州总决赛后因手术一度考虑退役的老将透露:“原本以为那是职业生涯最后一战,但两周前球队需要我,我没有犹豫。”手术康复期的艰辛与临时复出的压力,在她捧起奖杯时化作热泪。
搭档邓俊文坦言半决赛淘汰世界第一带来信心,但体能透支让决赛充满挑战:“第三局我们专注控制失误,每一分都当作最后一分来拼。” 新任马来西亚教练带来的战术革新,让这对老组合在关键分处理上更显成熟:“他教会我们用更多变化撕开对手防线,团队协作也更默契。”
谈及未来,两人目标明确:“苏迪曼杯、全运会、世锦赛,我们要为团队而战。”


男单:陆光祖伤退憾失冠军
作为当晚进行的第四项决赛,男单赛场的对决因突发伤病蒙上阴影。中国选手陆光祖与泰国名将昆拉武特首局交锋,昆拉武特凭借凌厉攻势以21:12先下一城。次局战至6:12时,陆光祖腰部突发急性拉伤,因无法发力进攻,无奈选择退赛,最终以12:21、6:12告负,收获亚军。
赛后谈及退赛决定,陆光祖坦言赛前腰部已有不适:“上场前做了充分热身,但高强度对抗中伤势突然加剧,发力时腰部像‘被拉住’,完全无法执行战术。”他推测伤病与连续征战积累的疲劳有关,表示赛后将立即接受治疗。“接下来会通过系统治疗和训练调整状态,苏迪曼杯前一定会满血归来,完成今天未完成的战术。”
其实这场比赛前,陆光祖也做了充分的准备。“研究了对手的网前漏洞,也制定了变速突击的策略,可惜身体没能跟上。”值得提一提的是,这场比赛前,他在接发球方面有了较大提高,“这站比赛我的状态比以前好很多,等腰伤康复后,我这些环节还要巩固。”

男双:刘毅/陈柏阳摘银自评“80分”
男双决赛中,中国组合刘毅/陈柏阳以0:2不敌对手谢定峰和苏伟译,收获银牌。
赛后他们冷静复盘:“整体表现可以打80分,场上沟通和信任度比之前有明显提升。”刘毅坦言关键分处理仍有瑕疵:“我在几个网前球处理上偏保守,没有果断施压,这是接下来需要重点改进的地方。”
搭档陈柏阳则强调团队的进步:“从全英赛到亚锦赛,我们的配合越来越默契,这次银牌是新的起点,希望能保持冲劲,向更高目标冲击。”
谈及未来规划,两人一致认为“稳定性”是突破关键:“男双赛场对抗激烈,不仅需要技术全面,更要在高压下保持心态平稳。我们会针对薄弱环节加练,尤其是发球抢攻和防守反击的衔接。”
当颁奖礼的掌声渐弱,宁波奥体中心的穹顶下,除了成绩单,还留下了无数令人动容的时刻——是陈雨菲逆转时的坚韧,是刘圣书/谭宁主场夺冠的呐喊,更是陆光祖退赛时向观众致歉的鞠躬。那些未能圆满的遗憾,将在未来化作成长的注脚。正如现场观众自发为他鼓掌时所说:“胜负不是唯一的答案,赛场上的无畏与真诚,才更值得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