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老照片里的抗战故事⑧ | “最后一战”从这里发出指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3 20:23:00    

老照片里的抗战故事⑧

“最后一战”从这里发出指令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承 通讯员 李林

关圣宫

洪江市安江镇沅水河畔,古老而神秘的关圣宫宛如时光的守护者,静静伫立,诉说着那段抗战的峥嵘岁月。

1945年,抗日战争最后一战“湘西会战”前沿指挥部曾设在这里,一举打败日寇的猖狂进攻,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中国战场的“最后一战”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日本侵略者为挽救其灭亡的命运,垂死挣扎,实施所谓“本土决战”,发动了对中国战场的最后一次进攻作战。

芷江是进出贵州、四川,威逼贵阳,迂回重庆的军事要冲地带。而且,当时芷江机场是盟军重要的空军基地。日军企图一举捣毁芷江空军基地,解除空中威胁,并伺机进逼四川,威胁重庆,以此挽救失败的命运。

为此,中日两军在雪峰山展开了湘西会战,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6月7日。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当时,日军以第六方面军第二十军(军部驻衡阳)坂西一郎部及第十一军之三十四师团为主攻部队,共五个师团,另配属三个独立混战旅团,总兵力约8万人。

为挫败日军阴谋,保卫芷江机场,中国军队决定在湘西组织一次大会战——湘西战役。战役总指挥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下辖9个军26个师,共20余万人,以王耀武的第四方面军为会战主力。

湘西会战最终以日军彻底溃败而告终。共击毙日军12498人;7737名中国军人为取得会战胜利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雪峰山战役给了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此后日军再无力发动大规模会战,雪峰山成为日军败亡的起点,中国军队由此开始转入反攻。

王耀武公馆

指挥部设在庙宇里

“湘西会战”指挥部旧址包括杨家窨子屋、蒋家祠堂和关圣宫等建筑。其中,关圣宫是一座庙宇,因供奉着圣人的牌位而得名,以王耀武为司令长官的中国陆军第四方面军司令部就设在关圣宫。

据史料记载,关圣宫建于明代,长约32米,宽16米,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门前牌楼用青石砌成,精雕细刻,人物花草形象栩栩如生。内有古戏台,砖木结构,主要用于民众看戏和聚会。关圣大殿以砖木、石雕、木雕、翘角楼台建筑为主,正殿雕塑为关圣帝君。

在“湘西会战”中,何应钦、王耀武、廖耀湘、邱维达、麦克骨、巴将鲁等中美将领在关圣宫召开会战军事会议,制订了抗日战争最后一战的作战计划,并最终取得抗日战争最后一战的完全胜利。

“湘西会战”指挥部为何选择关圣宫?据了解,旧社会穷,民房基本都是土坯房,不牢固。而作为庙宇的关圣宫是青砖房,场地宽,隐蔽性也更好一些。

抗日战争胜利后,关圣宫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历经风雨,一度遭到破坏,只留有遗址的一扇老墙和牌楼。1952年,这是曾为黔阳县人民法院,1968年成为黔阳县文化用品厂。

安江作为”湘西会战“的前线指挥中枢,当时驻有第四方面军司令部、中美联合作战司令部、74军、新6军指挥部以及大量后勤保障单位,现在安江镇还保留有各类抗战旧址40多处。

为保护抗战文化资源,洪江市委、市政府对荒废已久的关圣宫门口草坪进行平整,建成了抗战胜利文化小广场。并将保存下来的杨家窨子屋、蒋家祠堂等抗战遗址进行修复,现收藏有各类相关藏品200多件,照片100多幅。2019年,关圣宫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峥嵘岁月浴烽火,抗战精神代代传。80载岁月变迁,“湘西会战”这段充满硝烟的历史值得永远铭记。如今,抗战精神早已融入安江这片青山绿水间,成为照亮前路的不灭火炬,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