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明日“大暑”,藿香正气类药只针对阴暑和暑湿感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19:53: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杨煜 秦璐)7月22日进入大暑节气,意味着一年中最炎热、最潮湿的“桑拿天”模式开启。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欧降红今日提醒大家:大暑时节防暑降温是重中之重。中医将中暑分为“阳暑”与“阴暑”,二者成因不同、症状各异、治法有别,需注意辨识与防治。

阳暑阴暑症状不同,处置方法也不同

欧降红介绍,高温潮湿环境利于细菌、病毒滋生,食物腐败,这就增加了消化道疾病和蚊媒传染病的风险。南方地区湿邪尤甚,还可能诱发或加重关节不适。

中医认为“动而得之者为阳暑”“静而得之者为阴暑”。

阳暑是长时间在烈日高温下劳作或活动引发,典型症状有头痛、头晕、脸红、身热、大汗淋漓,发展迅猛,严重可致休克、抽搐、昏迷,危及生命。急救关键是快速降温并及时就医,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扇风、敷凉毛巾;清醒者饮绿豆汤、淡盐水或吃西瓜,涂清凉油于额和太阳穴,服十滴水或人丹,体弱者含服西洋参,按压百会、掐人中助其清醒。

阴暑即暑湿感冒,非烈日直接导致,而是夏日过度贪凉避热,如出汗后冲冷水澡、猛灌冰饮、强风直吹、夜间露宿、久坐湿地等,致风寒湿邪侵入体内。症状为头痛身重、四肢酸痛、怕冷发热、无汗,或伴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病程长,湿邪黏滞,不对症治疗恢复慢。阴暑治疗首选藿香正气散(口服液、滴丸等),也可用冬瓜皮、陈皮、生姜、藿香、佩兰各5至10克煮水代茶饮。腹泻恶心者,捣碎生蒜3至5瓣温开水送服。需注意,藿香正气类药物只针对“阴暑”和暑湿感冒,不适用于阳暑和单纯热伤风(暑热感冒)。

大暑养生核心:清热、祛湿、护正气

大暑养生关键在于“清热解暑、健脾祛湿、固护正气”,欧降红给出相关建议。

严防中暑,护心为先。避开上午10时至下午4时高温时段外出,做好防晒。主动少量多次补水,可选温开水等,避免豪饮冰水,补充含钾钠食物。保证充足睡眠与午休,保持居室通风凉爽。重点人群避免独处高温环境,备好防暑药品(选无酒精或稀释服用)。

调理脾胃,饮食为重(儿童尤需)。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清热利湿蔬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烹饪宜蒸、煮、拌。严控生冷食物,尤其儿童要防腹痛、腹泻。适当进食健脾祛湿食物,如薏米等煮粥煲汤,陈皮泡水。严防病从口入,注意食物处理与个人卫生。

抵御湿邪,养护关节。避免久坐湿地、淋雨,及时换衣。用空调除湿或除湿机,保持室内湿度40%~60%,勤通风防霉变。关节保暖防寒,避免直吹空调风扇,睡眠盖薄被。适度温和运动可通经络祛湿,关节病史者遵医嘱锻炼,做好驱蚊防虫。

综合调养,提升正气。空调温度宜为26℃~28℃,避免直吹。调畅情志,静心养神,保持平和心态,警惕“情绪中暑”。睡前温水泡脚,忌冷水冲凉。劳逸结合,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劳累。

节气食疗推荐:老鸭冬瓜薏米汤

欧降红推荐,大暑时节可饮用“老鸭冬瓜薏米汤”,清补、不燥热。鸭肉能滋阴利水,冬瓜(连皮食用)可清热祛湿,薏米有助于健脾,姜和陈皮起到暖胃的作用。

做法:将老鸭焯水后,与冬瓜块、泡好的薏米、姜片、陈皮一同放入锅中炖煮1.5~2小时,最后加盐调味即可。

注意,糖尿病患者、痛风患者以及严重脾胃虚寒者需慎用此汤,或遵医嘱对食材和用量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