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预警时效提前45分钟 “雨师”“扶摇”气象预报模型首次发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8:14:00    

3月31日,上海市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创新中心在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揭牌。这一创新中心致力于打造集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技术创新、产业孵化以及国际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全力推进人工智能在气象领域的深度应用。

上海市人工智能气象应用创新中心一方面着力打造“数据增强+AI模型+物理约束”的全新天气预报范式,力求在台风、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精准预报上实现突破,推动天气预报核心技术向数智化迈进;另一方面,将构建“高质量语料+气象智能体”的气象服务新模式,深入挖掘大模型在垂类领域的应用潜力,为航运、低空等产业发展赋能。

“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工具箱”也亮相会场。该工具箱专为“一带一路”沿线等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精心打造,秉持“AI+”“政府+”“金融+”的创新理念,就像是一个超级“百宝箱”,集成了支撑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传播和应急响应“四大支柱”,装载着制度工具、算法模型工具、业务系统工具和丰富经验案例。据了解,该工具箱目前正在持续升级,将进一步融入先进的人工智能气象应用。

“雨师”和“扶摇”两个气象预报模型也首次发布

  • “雨师”专注于影响上海的突发强对流天气。它能精准刻画雷暴单体的立体结构,便于气象工作者判断对流天气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消亡。凭借这一独特优势,“雨师”有望将强对流预警时效提前15至45分钟。
  • “扶摇”则聚焦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尤其是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它能够快速融合雷达、卫星、自动站、数值预报等多模态数据,基于AI的高计算效率和高推理速度,可将气象预报频次从目前的逐1小时提升至逐10分钟级更新,预警精细程度更是有望深入到街镇一级。

值得一提的是,“雨师”和“扶摇”自去年底已开始试运行,预计今年汛期将正式投入业务运行。

(总台央视记者 吴薇 谷星月)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迟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