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4月23日讯(记者 黄心怡)在2025上海车展,《科创板日报》注意到,不少新势力车企、主机厂等都用人形机器人取代帅哥靓女以“车模”身份亮相,同时端侧模型、智能体与汽车的融合变得更为深入。
在法士特展台,智莱特交互机器人星际V作为上海车展法士特金牌讲解员,为观众介绍参展情况。当听到“打个招呼”的指令时,只见它向上抬起“小臂”,左右摆动“手掌”,与参会人员挥手致意。询问展台产品时,能一一介绍具体细节。

《科创板日报》在展馆中注意到,不少车企都用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进行展台的导览。

智元机器人成为上喆汽车的“车模”

智元机器人在展馆走路

宇树机器人成为深蓝汽车的AI员工,与观众握手

与观众互动后,“累了的”宇树机器人正蹲着休息。
除了机器人争相抢镜,智能体、大模型等与汽车的结合成为各家展示重点。
比如,小鹏汽车打出AI改变世界的口号。


在展台亮相的小鹏机器人
在吉利汽车展台,《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其最新研发的智能座舱,是基于阶跃星辰端到端语音大模型的底座能力支持,这款座舱可以为用户提供智能语音交互、方言对话、音乐生成等互动体验。今年2月,阶跃星辰和吉利汽车集团向全球开发者开源了两款性能领先的多模态大模型。随后,吉利汽车集团、阶跃星辰和千里科技联合宣布,将进一步加强三方现有的技术合作伙伴关系,推动“AI+车”的深度融合,共启汽车全域智能新时代。

《科创板日报》看到,搭载星纪魅族 Flyme Auto 智能座舱操作系统的车型分布在吉利银河、领克等展台。据了解,目前Flyme Auto 已经接入吉利、领克、银河等多个品牌的 23 款车型,搭载车型总销量达到 91 万辆,预计今年上半年将突破百万。

英特尔在去年宣布进军汽车市场后,今年首次参加上海车展,发布了第二代AI增强软件定义汽车(SDV)SoC,并透露新款 SoC 会在 2026 量产的新车型中得到部署。同时,英特尔还宣布与黑芝麻智能、面壁智能、BOS Semiconductors等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其中,黑芝麻智能和英特尔联合发布的舱驾融合平台,整合了英特尔AI增强SDV SoC,以及黑芝麻智能华山A2000和武当C1200家族芯片,将满足汽车厂商从 L2+到L4的驾驶需求。双方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发布舱驾融合平台参考设计,并做量产准备。
面壁智能和英特尔则共同研发端侧原生智能座舱。英特尔及面壁智能将推出车载纯端侧GUI智能体,提供离线语音指令理解、上下文记忆、个性化服务推荐和屏幕操作等功能,并在复杂场景对话中顺畅解析语言结构和语境、理解自然语言指令。
商汤科技在去年启动新架构——“1+X”,其中智能汽车业务“绝影”作为生态企业进行独立运作。《科创板日报》在展台看到,商汤绝影将自身定位为专注于汽车行业的AI公司,展示了生成式智驾R-UniAD技术方案,并发布近实时在线交互的4D世界模型“绝影开悟2.0”。

东风汽车集团研发总院智能化技术首席总工程师张振林透露,他们和绝影团队正在携手推动UniAD一段式端到端方案的量产落地。据悉,在英伟达DIRVE AGX Thor平台部署的绝影UniAD一段式端到端量产方案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量产交付东风汽车。此外,今年3月底,绝影和广汽联合打造的行业首批基于地平线征程®6M的辅助驾驶方案正式量产上市。今年还有更多基于地平线征程®6打造的辅助驾驶方案量产落地奇瑞等车企。
小马智行发布第七代车规级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方案,并与丰田、北汽、广汽三家车企的三款Robotaxi首次集体亮相,推进Robotaxi前装量产,首批车型将在2025年下半年投入运营。其中,丰田铂智4X Robotaxi已开展路测,北汽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和广汽埃安霸王龙 Robotaxi将作为新成员加入。

安波福中国在本次车展上首次推出了由中国本土开发的风河实时操作系统(RTOS)和风河虚拟化平台Hypervisor,相关的工程服务与技术支持也完全本土化。基于风河软件底座并整合AI技术,安波福中国还展出了多款新一代智能汽车本地化解决方案,涵盖端到端高级辅助驾驶、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赋能下的感知系统、跨域融合数字基座、AI座舱、软件定义网络、48V电气架构系统级解决方案等。
(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