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位广东师傅,北上哈尔滨装空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02:00:00    

7月11日,哈尔滨气温飙升至34℃,中央大街上的游客用扇子防晒。视觉中国图

广东省惠州市的空调安装师傅林冯就没想到,人生第一次坐飞机,是到哈尔滨驰援。

“交通、住宿报销,不过要自己先垫着。”林冯就说,听说那边“活多得干不完”,就跟着朋友一起赶到了哈尔滨。待了几天他发现,为什么有这么多装空调的需求——哈尔滨果然很热,“哈尔滨是那种干热,呼吸很热,鼻子会痛”。

本地居民接到他的联络电话,一看是南方的号码,很多人以为是诈骗电话。林冯就赶忙解释,他是调过来支援的空调安装师傅。“如果没有支援,当地人排队安装空调,要排到下个月。”2025年7月11日,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可能有上千人加入了驰援大军。这被网友戏称为“南师北调”。

2025年入夏以来,向来以“冰雪大世界”驰名的哈尔滨市,乃至整个夏季原本凉爽宜人的黑龙江省,迎来罕见高温天气。6月下旬,该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30℃,部分市县可达35℃-37℃。

持续高温状态,打破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往年可有可无的空调,成为市民抢购的家用电器。让很多市民没想到,因为空调需求少,相关产业链不够完善,导致不仅空调一机难求,就连安装师傅也成了供不应求的“香饽饽”。

线下没货,线上延迟

2025年初,黑龙江省延续实施家电消费补贴政策规定,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空调产品最多可补贴3件,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

“东北人没遭过这罪。”哈尔滨香坊区一位市民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买空调倒不是因为家电补贴政策,而是天气实在太热了,“而且今年热得特别突然”。他说,根据往年经验,哈尔滨夏天高温时间很短,至多一个星期,绝对温度不会特别夸张。

因为哈尔滨需求少,所以线下销售空调的商店不多。上述市民跑了好几个地方,要么没有货,要么需要加价。同一品牌型号,网上参考价1600元,实体店要3400元。“同型号基本比线上贵了2000-3000元,所以物流(指网购)再难,我也是等物流。”

不过在电商平台上,他看中的品牌也没有货。甚至7月7日他问客服,对方说空调15日才能生产出来,后续还需质检、打包。于是他选购了其他品牌,结果又卡在送货物流上,下单快一个星期,都还没有发货。

“据说货拉拉和搬家公司都来支援了。”这位市民对自己购买空调的曲折经历已经感到心力交瘁,听说安装空调也得南方师傅来支援,到时候又不知道排队排到什么时候了。

“等了六七天。”齐齐哈尔市一位市民回忆安装空调的经历,等了将近一个星期,师傅终于上门,安装起来也很麻烦,整整忙活了两个小时。“安一个真的费劲,师傅忙了两个多小时。”她说。

她购买空调的经过也是一波三折。6月26日网购下单,预计28日送达,谁知道,系统提示延迟到7月5日,其间各种投诉都没有效果。“人都要疯掉了,太热了,睡不好觉。有一天早上4点多,给我热醒了。”于是,她取消网购订单,转为线下购买,又历经了排队等待安装师傅。

“哈尔滨就这俩月挣钱,过季就不行了。”哈尔滨一位本地空调安装师傅说,他们每天都处于爆单状态。她说,她和丈夫平时开汉堡店,到了夏天,开始接装空调的生意,夫妻俩配合,丈夫装外机,内机自己负责,“练出来了,我一个女的,扛50斤大米,呼呼上楼”。

“估计哈尔滨现在还有一万台没装。”她说,外地来了一批空调安装师傅支援,但是不了解哈尔滨的房屋结构,干起来不是很顺利,“东北墙厚,打不动眼,还得是本地师傅”。

行情火爆,北上增援

7月12日,据黑龙江网报道,近7日京东平台东北地区空调成交额同比增长超7倍,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跻身平台区域成交额排行榜TOP10,其中首次购买空调的用户数同比增长超过60%。黑龙江省商务厅紧急督促各地加快家电补贴审核与拨付速度,并联合家电行业协会发出强力倡议,要求销售企业“八仙过海”,全力增派安装力量。

综合媒体报道,京东从陕西、四川等地调派500名专业安装师傅组建支援队;美的从沈阳、济南、郑州等地调派超100组跨区域服务工程师。在媒体报道中,不少电商平台和空调品牌均在加派人手,加班加点工作。

“各大品牌商也都抽调了人力,去支援哈尔滨。”林冯就是个体户,在惠州市从事空调安装工作多年。他的一个朋友就职于一家知名品牌的售后机构。入夏以后,朋友向他透露了哈尔滨空调师傅紧俏的行情,公司正在选调员工北上支援,报销来回路费,设备设施一应俱全,师傅只需只身前往即可。两人可以组成搭档,一起接活干。

林冯就动了心,坐飞机、报销倒是其次,关键是行情这么火爆,可以赚一笔快钱,如果有发展空间,在哈尔滨一直干下去也不是不可能。他说,原本设想凭借自己的技术,应该可以赚比在广东多得多的钱。

“我们广东过去了很多人,可能每一个品牌都有去。”林冯就说。除了广东,内地很多省市也派了不少安装师傅支援,数量无从统计。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亦有不少用户发帖称,给自己装空调的师傅是外地支援人员。

林冯就说,到了以后发现,哈尔滨确实行情火爆,即便去了这么多安装师傅,但是仍然供不应求,每天单子接不完。

不过,也有和当初想象不一样的。“报销其实是你自己先垫付,工作结束之后再给你。”他说,去程机票已经报销,返程机票还在走流程,再加上工具采购、油费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垫付费用是不小的经济压力。

更要命的是,此前公司承诺,哈尔滨那边什么装备都有,抵达后可以直接投入工作。可是后来发现,这边所说的装备完备,和广东不是一个概念,“其实啥都没有,装起来很慢”。

北方墙厚,赚钱不易

上述哈尔滨本地安装师傅解释,为了抗寒,本地房屋的墙壁特别厚,而且中间甚至有保温层,这造成装空调打洞特别困难,“正常的话,装一次,一个半小时”。

她说,像打洞这样的活,时间长、费体力,一般由丈夫操作,她打下手。“碰到主梁、地下室,全都是钢筋,更打不动。”

“在惠州,自己带工具,20分钟就装好了。”林冯就也说,在哈尔滨装空调,最大的难题是打洞,用时比在广东整整多出好几倍,导致装一台空调,用时两三个小时,两个人搭档,每天只能装两三个。

因为结构特殊,打锚点比较困难,需要自带工具,通过空调孔进行固定,这对空调安装师傅而言并不安全。但是有些用户并不了解,在社交媒体吐槽高空作业要额外加收费用。

不过,林冯就不认为打洞难,是墙壁太厚的原因,“主要是当地的工具装备质量差”。他称,自己的整套设备没有带,只随身携带了一个钻头。结果发现,除了随身携带的钻头,其他装备都是低档货,钻头还没用几下,便崩断了。

“我们这边的钻头,不管钢筋混凝土多难打,都很好用的,他那边有钱都没得买。”为了提升效率,林冯就在当地选购设备,结果跑遍大街小巷,也没有买到。

可能是市场规模较小的缘故,当地还没有完备、细致的产业链,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装备上,派单模式也成槽点。“派单效率低,东一片西一片。”林冯就说,很多订单空调还没有到货,就派了安装师傅,导致大量时间浪费在沟通上;而且工作地点分散,在很大区域内东奔西走,在路上消耗不少时间。

同时,还要自行承担油费开支,每天安装数量也不多,而且容易出现墙面弄脏、掉色的情况,这也会被业主追责,甚至是要求赔偿,“工作时提心吊胆,压力很大”。

于是,7月2日出发,7月10日返回,只工作了一周。“这边一半的师傅都回去了。”林冯就说。

南方周末记者 李在磊 南方周末实习生 徐玉婷

责编 何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