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西安长安法院 | “最后一劝”破迷雾,司法温情化纠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1:51:00    

在城市的街头巷尾,交通事故如不和谐的音符,偶尔会打破生活的平静。李某与骆某的这场意外碰撞,不仅让李某遭受了人身伤害,更引发了一场赔偿纠纷的“拉锯战”。

事故发生后,骆某车辆所投保的交强险与商业险,本应成为化解矛盾的“缓冲带”。然而,李某与保险公司私下协商赔偿事宜却未能达成一致,故诉至法院。

庭审过程中,李某因未委托律师,对交通事故中人身损害赔偿项目一知半解,提交的证据也不够充分。面对这一情况,王婷法官没有丝毫的不耐烦,而是以循循善诱的引导李某完成了庭审流程。

法庭调解阶段,王婷法官征询李某的调解意愿,并坦诚相告:“你提交的证据并不充分,很多诉请可能无法得到支持,调解或许对你更有利。”但此时的李某,因对赔偿项目和相关法律规定缺乏了解,心中满是迷茫与不安,她表示只相信法院的判决,坚决不同意调解。

于是,王婷法官先让双方在笔录上签字,自己仔细地再次梳理整个案件。在双方踏出法庭门扉的瞬间,王婷法官已经快速整理好了思绪,赔偿项目的计算、法律条文的适用已了然于胸,她决定再为这起纠纷努力一把。

“请留步!”王婷法官叫住了即将离开的李某。随后,她将案件中每一项赔偿项目及相关法律规定,如同剥洋葱般细致地向李某解释,每一项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同时,王婷法官还为李某梳理了调解和判决的不同情况,分析了调解在时间成本、履行效率等方面的优势。

王婷法官一次次耐心且专业的解释,拨开了李某心中的迷雾,李某这才真正明白案件的来龙去脉和法官的良苦用心。原本坚决拒绝调解的李某,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主动要求提出调解。

最终,在王婷法官的积极协调下,李某与保险公司确定了双方都能接受的调解方案。随着民事调解书的当场送达,这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庭审时的剑拔弩张,到调解后的握手言和;从对赔偿项目和法律规定的一知半解,到主动要求调解,王婷法官以专业严谨的“最后一劝”,如同春风化雨,吹散了当事人心中的迷雾,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

这起看似普通的案件,却彰显了西安长安法院“小切口推动大治理”的司法担当。法官没有局限于就案办案,而是以耐心、专业和负责的态度,而是以耐心、专业和负责的态度,从当事人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细致的解释和引导,努力让当事人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在未来的司法征程中,长安法院将继续秉持这份担当和情怀,以更多“小切口”的举措,书写司法为民的大文章。


作者:李伟

编辑:许沥心

责编:马宁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