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这场记者会有哪些热点关系你我?

问题一:此次调整范围包括哪些?将减少多少利息支出?

此次调整范围既包括新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也包括存量住房公积金贷款。新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将直接执行新的利率;而此前已发放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则将在2026年1月1日起下调。

以一笔金额100万元、期限30年、等额本息还款的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为例,月供将由4136元降至4003元,减少约133元,总利息支出将减少约4.76万元。

问题二:一些外贸企业对美出口遇到了困难。对外贸企业,金融部门又有哪些实质性支持?

对此,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将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推动银行加快落实各项稳外贸政策,确保应贷尽贷、应续尽续。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经营暂时困难的市场主体,“一企一策”提供精准服务。

证监会则表示,对于确实受关税政策影响比较大的上市公司,在股权质押、再融资、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增强监管包容度,帮助纾困解难。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快速落地有何作用
5月7日的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要正式推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这一再贷款工具又将发挥哪些作用?

问题一: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是什么?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共5000亿元,主要是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新政策工具是对前期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的扩容和升级。中国人民银行曾在2022年设立了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额度400亿元,先期以试点方式开展,后拓展至全国。跟以往相比,新政策工具额度更大、支持领域更广、利率更低,在全国范围内均适用。

问题二:新政策工具将发挥哪些作用?

专家表示,这将激发服务消费和养老市场活力。一方面,可进一步激发国内服务消费潜力,促进扩大服务消费供给、提振服务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可支持养老产业发展,也有利于完善养老保障,在更长期限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与股民有何关系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调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这是如何调降的?是否意味着普通股民的投资风险降低?

问题: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与股民有什么关系?

专家表示,这是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的政策举措。风险因子下调后,保险资金可以加大股票配置比例,与普通股民的投资风险没有关系。上一次险资权益投资风险因子下调是在2023年9月,对于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风险因子从0.35调整为0.3;投资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风险因子从0.45调整为0.4。据有关机构测算,这次风险因子进一步下调10%后,或将带动股市增量资金规模超1300亿元。
如何支持债券市场“科技板”
在5月7日的发布会上,还发布了关于债券市场“科技板”相关支持政策。

问题一:债券市场“科技板”支持范围包括哪些领域?

据了解,债券市场“科技板”聚焦国家科技战略需要,加大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和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其中,重点支持的科技产业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

问题二:“科技板”在机制设计上有哪些创新?

据了解,考虑到发行人的诉求,债券市场“科技板”进行制度设计时,对发行环节作了有针对性的安排。同时,为提高市场投资积极性,鼓励金融机构、资管机构、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养老金等资金积极参与投资,鼓励创设与科技创新债券指数以及与相关指数挂钩的产品,引导扩大投资者范围。此外,还将为科技创新债券提供专门的做市报价服务,提高科技创新债券交易活跃度。
来源: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