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夏天路过树下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感到有“水”滴下?事实上,那可能不是雨,也不是空调管子滴的水,而是“蝉尿”......
近日,有不少上海市民反映,今年蝉的数量比往年有明显增多,有人被夜间蝉鸣吵得无法入睡。


也有人骑车路过树下时,被浇了一身“我舔了一下,事后才知这疑似为蝉的尿液。”#上海蝉尿如下雨#相关的话题还一度冲上了热搜。


来来来,让我们仔细看一看:

树上不只有叶子,还有蝉!|来源:cicadamania.com
为什么今年会有这么多蝉?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周兴苗介绍,蝉存在“大小年”现象,这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非生物和生物因素。
例如,蝉卵在秋冬季孵化并落入土中时,环境和气候条件会影响其后续生长,而今年遇上蝉的“大年”,不同生长周期的蝉品种叠加出现,多种类同时迎来“大年”,使得蝉的数量格外多。
“这个现象与今年高温,没有太大的直接关联,每年蝉在我国出现的概率本就很大,只是种群数量有差异。今年这样的情况在以往年份也可能出现过,只是大家没有过多关注。”
“尿如雨下”的蚱蝉
蚱蝉 Cryptotympana atrata,俗称金蝉、知了、黑蚱蝉等,是蝉科蚱蝉属的动物,也是该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在国内广泛分布于平原和山区,主要栖息在各种阔叶树上,是上海相对数量最多的蝉。

上海故事展区的黑蚱蝉 | 樱桃 摄
它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在盛夏时节高居大树枝头,传出一声声的“嘶叫”。虽然它们酷爱大声喧哗,但随地嘘嘘这种不文明的事,之前倒还没怎么听说过。
要搞清楚蚱蝉为什么会“尿如雨下”,必须先了解它吃的是什么。
如果说人类最讨厌的生物是蚊子,那么植物最讨厌的生物非蚱蝉莫属。不论是蚱蝉的若虫还是成虫,都长着和蚊子类似的刺吸式口器,平时就用它插入树木的根系或枝干中吸取树汁作为食物。

蚊子的口器

蚱蝉的口器 | 余一鸣 摄
而大部分树木汁液的营养价值其实并不高,其中 95% 是水,即使蚱蝉喝饱一肚子树汁,里边的营养也不够用,所以“直肠子”的它们食量惊人,每天几乎都要“喝”掉自身体重约 300 倍的食物。
它们会一边吸,一边快速过滤其中的营养物质并将其消化吸收,而多余的水分会直接进入后肠,从消化道末端排出体外。
蝉排出的这种液体除了水还含有氨基酸、糖类等营养物质,因此带有甜味,但对人体和衣物无害,只是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和清洁上的麻烦。
千奇百怪的嘘嘘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昆虫排尿一般会以滴落式进行,比如前面提到的蚊子,但像蚱蝉这种直线喷射式的实在是少见。

蚊子的尿 | 来源:science news
来自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专家研究了蝉类的排尿,相关论文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他们指出:蝉是一种体型较大的昆虫,体内的肠道也较宽,每天又要处理大量的液体。根据流体力学原理,蝉利用流体喷射快速排出大量物质,提高从树汁中提取营养的效率。它的尿液喷射速度高达 3m/s,是大象的 3 倍。
如果感到威胁,蝉也会被“吓尿”,它们会通过加速排泄来减轻身体重量,然后快速飞离危险源。

正在排尿ing | 来源:参考文献1
也带一个“蝉”字,但与蝉同名不同科的叶蝉 Cicadellidae 排尿方式更特别,属于弹射型。
由于微小的身体无法依靠重力让尿液自然滴落,表面张力还会使得液滴附着在叶蝉身上,所以叶蝉进化出了肛门触针,当尿液流出,肛门触针就会形成一个夹角让尿液积聚,等尿液到达一定量后,肛门触针就会用巨大的力量将其甩出去,和小时候玩的弹球游戏一模一样!

叶蝉排尿 |
来源:参考文献 2

弹珠游戏
往你身上嘘嘘的,都是蝉吗?
不过,有时候也不要错怪蝉,因为罪魁祸首可能另有其虫!
当我们淋到黏糊糊的“雨点”时,很有可能是蚜虫在作祟。

和蝉一样,蚜虫 Aphidoidea 同属于昆虫纲半翅目,是蚜总科的统称,共有 10 个科约 4400 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是许多经济作物和树木的害虫。它们的繁殖能力极强,出生五天就能繁育后代。
每年 4 月下旬到 5 月是蚜虫虫害的高发期,它们会用刺吸式口器获取树汁中的养分。但和蝉不同,蚜虫排出的尿液是甜的,因此它又被称为“蜜虫”。
早在明朝,就有学者考证后得出:
“此多虫之所,叶下必多露,味甘,乃是虫之尿也。”
说的就是蚜虫聚众降甘霖的现象。
蚜虫排泄的甘露,俗称蚜蜜,根据化学分析,其中含有 70% 以上的糖分。这也就是为什么滴到我们身上,会觉得黏糊糊的了。不过,蚜虫能排泄蜜露的技能,倒是让它在昆虫界变得比蝉受欢迎的多。
蚜虫与蚂蚁关系和谐,蚂蚁会用触角拍打蚜虫的背部,促使蚜虫翘起腹部,分泌蜜露,工蚁再用大颚把蜜露刮下,吞到嘴里,就像奶牛场的挤奶作业一样。更有趣的是,蚂蚁们不仅会“挤奶”,还会饲养和放牧蚜虫
。
春暖花开,蚂蚁会用颚将蚜虫搬运到绿树和青草上,负责放牧的蚂蚁会认真地守卫,保护蚜虫免遭瓢虫、壁虱等天敌的侵害。有时,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奶牛”,蚂蚁甚至会为它们修建“牛栏”——在带有蚜虫的植物茎秆上抹泥土,制作“小土屋”以供蚜虫生长。
到了秋天,蚂蚁还会收集蚜虫卵,将它藏在地下蚁穴中度过寒冬。来年春天,蚂蚁会取出储藏的蚜虫卵,继续饲养它们。
就这样,蚂蚁和蚜虫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适应的共生关系:蚜虫为蚂蚁提供食物,蚂蚁为蚜虫提供保护,堪称双赢。
你还知道昆虫有哪些五花八门的排尿方式吗?评论区告诉我们!
参考文献
[1]Elio J. Challita and M. Saad Bhamla, Unifying fluidic excretion across life from cicadas to elephan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4). DOI: 10.1073/pnas.2317878121.
[2]Elio J. Challita, Prateek Sehgal, Rodrigo Krugner & M. Saad Bhamla, Droplet superpropulsion in an energetically constrained insect, Nature Communications volume 14, Article number: 860 (202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6376-5
[3]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2749377
[4]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baijiahao/2024/04/07/1290779.html
[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3467117022412831&wfr=spider&for=pc
策划制作
来源丨综合自上海自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