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政协委员邓琳:全社会共建“老有所为”生态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00:06:00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为13.9%。这一群体普遍具备较高的知识储备、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社会经验,展现出较强的社会参与能力与意愿。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邓琳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我国低龄活力老年人力资源呈现三个特征:即文化素质显著提高、专业技能储备丰富、社会参与意愿强烈。在她看来,我国已具备进一步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积极老龄化的坚实基础。
数据显示,重庆市目前有60岁以上老年注册志愿者超98万人,组建老年志愿服务队伍8000余支,涌现出“艺润万家”“红岩军休”等一批“银龄行动”志愿服务品牌。
“时下正值春夏之交,正是‘银发族’绽放活力的黄金时节。”邓琳告诉记者,2025年重庆市“银龄行动”暨老年人才艺大赛近日在九龙坡区杨家坪步行街文化广场开幕,“除了时尚感十足的才艺比拼,更搭建了一个让老年朋友利用所学所长大显身手的志愿服务新舞台。”
在她看来,让老年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焕发新的活力,需要观念革新、制度创新、教育赋能三管齐下,真正打破年龄壁垒,全社会共建“老有所为”生态圈。
邓琳提出,构建积极老龄化社会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系统性创新,建议国家尽快研究出台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政策措施,并配套开展专项普法行动,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通过建设高层次老年人才智库,引导其在政策咨询、调查研究等领域贡献智慧;重点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和代际融合社区创建,为老年人搭建多层次社会参与平台。”邓琳表示,要加快建立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完善弹性就业政策支持,将老年人的经验优势转化为社会发展动能,实现从“被动养老”向“主动享老”转变。
此外,她呼吁为老年人创造终身学习机会,实现“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学”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推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放共享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以多元化形式兴办特色老年教育机构,构建覆盖城乡、形式多样的终身学习网络;同时建立老年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确保教育资源供给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
邓琳还提出,要搭建参与渠道,重点发展基层老年协会、邻里互助会等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精准化的社会参与机会。
“让我们携手构建‘银龄资源’与时代需求精准对接的生态闭环,让‘夕阳红’真正成为激活基层治理的‘新动能’、传承文明薪火的‘活教材’、促进代际和谐的‘黏合剂’。”在邓琳看来,这既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智慧,更是文明社会应有的温度与担当。

记者:赵莹莹

文字编辑:赵莹莹

新媒体编辑:洪琳

审核:李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