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烟台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584.3亿元 同比增长6.9%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0:11:00    

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是凝聚人心、提振士气的黄金期,开年经济形势对社会预期、市场信心乃至全年走势都具有重要意义。

4月27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一季度经济社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烟台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王语堂对外发布,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烟台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584.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增速居全省第1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9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085.3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446.1亿元,增长6.1%。

山东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从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加快构建济青烟“三核引领”的发展格局,提升三个万亿级城市能级,持续提高要素集聚能力和城市竞争力影响力,增强辐射带动作用。

作为经济大市,“走在前、挑大梁、作贡献”,烟台扛起了使命担当。

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居全省第1位

工业是烟台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

从一季度数据看,烟台市工业经济增势良好,对全市经济稳增长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在经济运行当中,用电量也常被视为“风向标”之一,其细微变化可以精准折射出工业经济发展的热度与活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正功在发布会上说,一季度烟台全市工业用电量完成13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9%,增速居全省首位。

从部分用能大户的企业来看,一季度发展迅速,纷纷交上了令人惊喜的一季度报告:南山铝业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9.8亿元,同比增长24.32%,净利润17.04亿元,同比增长100.19%;杰瑞股份营收26.9亿元,增长26.07%,净利润4.66亿元,增长24.04%……

从整体数据来看,一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居全省第1位、全国万亿城市第3位,高于全国、全省4.5、2.8个百分点。

制造业是烟台市的支柱产业,一季度中,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持续加强。全市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高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9个百分点,上拉规上工业9.4个百分点。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生产加快、产能释放,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182.2%、30.2%、16.9%,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4.4%。

3月28日,福山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首台搭载潍柴和弗迪最新技术的动力电池产品正式下线,作为烟台“十一五”以来市外投资最大的装备制造业单体项目,2030年项目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4月3日,万华化学烟台产业园120万吨/年乙烯装置成功产出合格乙烯产品,乙烯二期项目一次开车成功。 该项目以石脑油和乙烷作为原料,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

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孙吉鹏在发布会上介绍说:“在裕龙石化、万华蓬莱等标杆项目相继投产、持续释放产能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推进298个年度竣工投产项目,一季度已实现61个项目投产,新增产值176.6亿元,预计全年新增产值750亿元。同时,招远核电、万华化学新一代电池材料产业园、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中集零碳海工装备智能制造、裕龙碳四综合利用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正在加紧推进。”

增速高于全国全省

外贸进出口实现“开门红”

对外贸易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广泛关注。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烟台一季度外贸进出口迎难而上、实现了“开门红”。

一季度,全市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1170.8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长12.5%,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1.2、6.6个百分点,总量占全省比重达14.3%,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实现了“开门红”。从贸易结构来看,一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6.7%,占进出口总额的57.4%。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2.5%,占进出口总额的75.4%,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烟台是外贸大市,对外贸易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烟台能打出这片“天地”,着实不易。

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到“新春第一会”,步步部署都释放出了烟台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号。今年以来,烟台实施“千企出海”十大境外市场开拓行动,积极帮助企业稳发展、拓市场、增订单,做大做强保税混配、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有效推动进出口稳定增长、提质增效。

——持续加大政策供给。烟台制定出台《关于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持续完善国际物流通道,明确发展新业态、加快推进绿色贸易等4项重点任务,充分赋能外贸发展。印发《烟台市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升级、主体培育、基础扩容、人才培育、服务创新五大工程,年内打造20个海外仓、优化12个跨境电商产业带。

——全力稳住“基本盘”。“烟台对百强骨干企业提供跟踪服务,积极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一季度百强骨干企业实现进出口804.6亿元、增长20.9%,拉动全市13.4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68.7%,同比提升4.8个百分点。其中万华、裕龙等60家企业保持增长,贡献全市增量287.8亿元,拉动全市27.7个百分点。”市商务局副局长秦立燕表示。

——加快开拓多元市场。烟台印发了《2025年烟台产业链“千企出海”十大境外市场开拓行动》,联合机电、纺织、轻工、医药、五矿、食土等六大国家级进出口商会,匹配机械设备、家具用品、五金建材等优势产业,精准向全市5500多家外贸企业推荐392场重点境外展会;推动企业参加省、市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主动对接国内电商平台、大型商超,开展外贸优品进商超、景区、高校、机关、社区等系列活动,提升国内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一季度,烟台对欧盟进出口增长76.1%、对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出口增长2.9%。通过市场开拓,推动莱山默源石油、莱州安世达汽车零部件等60余家主体新增进出口业务,增加进出口10亿元以上。

消费品零售总额979.9亿元

总量居全省前列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

加码扩内需,烟台在行动。烟台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在扩大内需扩充增量上聚势发力”。从元旦至今,烟台扎实开展“一路山海·烟台购”消费促进年活动,升级商品消费、提质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举办迎新春消费季等系列活动,用足用好消费券等措施,全市消费更加活跃、稳步提升。

“这段时间大部分都是买车回乡过年的客户,‘以旧换新’政策叠加车企推出的优惠后很划算。”烟台比亚迪盛世卓景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宁帅告诉记者,今年国补政策刚发布,市场就有了不错反馈,上周销量环比第一周增长了233%。

“今年烟台出台了《加力提振消费的实施方案》,围绕推动商品消费升级、扩大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等6个方面,制定了22条措施。精准高效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全面高质量推进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以及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今年以来累计带动销售汽车1.68万辆、3C产品11.2万件、家电12.5万台、电动自行车5459辆,共计拉动消费29.6亿元。”秦立燕说。

拉动消费除了政策手段外,还有个重要前提是让居民百姓手中有钱,才能激发消费的内生动力。

“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32元,同比名义增长5.8%。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24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07元,增长6%。”王语堂说。

居民手中有了钱,促销费政策又不断出台,消费指数持续上涨。一季度,烟台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9.9亿元,总量居全省前列,同比增长5.9%,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3、0.3个百分点,总量占全省比重达到9.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7%。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增长14.2%,商品零售增长5%。实现网络零售额125.6亿元,增长10.1%。

YMG全媒体记者 孙长波 王修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