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别人下班我上岗”,深圳首试政务人形机器人“上夜班”|视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6:15:00    

4月15日晚,宝安区政务服务中心的AI智能体机器人“小宝”正式“上岗”,接力人工柜台提供服务。当天18时许,中交华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小宝”的指引下,完成认证合一识别认定,顺利递交办事材料并拿到办事回执,这也是全国首张由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具的政务服务回执单。

有了政务机器人“上夜班”,意味着市民可享受更加丰富的延时服务。以往需要上班时间“专门跑一趟”,现在可以下班之后“顺带来一趟”,办事时间更宽裕、更松弛,办事体验更便捷、更智能。

另一方面,这也是宝安区政务服务开放场景下的首个落地成果。今年以来,宝安区政府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简称“宝安政数局”)创新打造“宝安区政务智能体场景开放展示中心”,以场景“经纪人”的角色为技术与应用“牵线搭桥”,以新需求驱动新场景,以新场景激发新技术,以新技术赋能新质效,推动实现“市民得实惠、企业有机会、城市更智慧”的三方共赢。

“你好,请问你有什么需要?”

“办理集体合同备案。”

15日晚上6点10分,中交华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张先生按照预约时间,准时来到宝安区政府服务大厅,得到AI智能体机器人“小宝”的“热情”接待。

如同办事柜台的员工一样,“小宝”按照既定流程指导办事人核对材料清单、扫描身份证件、进行人证合一认定,最后签字提交材料并生成办事回执。办理期间,一旁的大屏幕还会以文字、图片等形式,为办事人实时提供步骤内容的详细参考,一机、一人、一屏通过高效交互仅需几分钟就完成了业务办理。

“第一次体验机器人全程办理业务,感到非常的新颖时髦。”顺利拿到办事回执的张先生说道,“平时上班经常有一些会议走不开,要专门抽时间来交材料。现在准备好材料,下班回家路上就顺带就过来了,非常方便。”

据了解,“小宝”智能体机器人配备了人体感应器、身份证阅读器等智能设备,能够自主完成身份证信息读取、材料拍照上传以及受理回执打印等一系列操作。在办理业务时,“小宝”可通过语音交互识别市民办事需求,市民只需告诉“小宝”,“下一步”“重拍”或“确认”等操作指令,便可完成事项办理。

以“办理老年人补贴”为例,市民对“小宝”说“我要办理老年人补贴”,“小宝”即可开启办理环节,语音引导市民完成身份证读取、现场拍照、拍户口簿、拍颐年卡等办理步骤,同时智能识别所有材料信息后生成表格上传并打印回执。“办理全程无需填表、不跑窗口,3分钟轻松搞定。”宝安政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小宝”智能体机器人实现发放高龄老人补(津)贴的全程智能引导办理,以及集体合同备案、易地修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项目许可两个事项的全程智能辅助收件。宝安政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除部分特殊情形必须到线下窗口事项外,政务服务中心受理的275个事项均可通过“小宝”收件。

企业研发出的新技术如何转化成新产品?创新开发的“新款”能否成为市场欢迎的“爆款”?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一个关键环节——场景应用。在深圳的产业大区宝安,一场以“全域开放”为核心的“场景革命”方兴未艾,为新技术首试、新产品首用提供全新平台。

刚刚闭幕的区“两会”上,宝安提出将全区397平方公里区域打造成“城市创新实验室”全域开放,打造全国首个“场景全域开放标杆城区”。

涉及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办事场景全民普惠的政务服务,是宝安场景开放的一个重要领域。此次AI智能体机器人“小宝”的成功“上岗”,离不开背后“腾讯混元+DeepSeek”双核模型赋能、全栈服务支撑、具身智能应用三大“法宝”。

而这三项核心技术能力,正来自宝安的三家企业:腾讯云、深圳市投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南威区域总部科技有限公司,他们也是“宝安区政务智能体场景开放展示中心”的首批入驻企业。

政务服务场景与企业创新技术的有机结合,让机器人“小宝”真正成为政务服务大厅的“新成员”,在让前沿技术实现落地应用的同时,也为群众办事带来更多便利。

“企业的发展需要市场,更确切地说是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这往往需要在具体应用中反复检验和改进。”腾讯云宝安区业务负责人潘凯称,宝安区的开放场景相当于为企业搭建了一个打磨产品的平台,推动技术应用从尝试走向成熟。“对于本土企业而言,这样的平台更加温和、包容,让企业更有信心和底气大胆创新。”他补充道。

深圳南威区域总部科技有限公司的应用场景开发,让“小宝”智能体具备政务环境感知及政务服务决策、执行能力。该公司总经理周海涛也表示,从试验到市场,宝安的开放场景让我们的技术走出了“家门”。以往我们要投入很多精力,做大量的调研去了解应用需求。宝安由政府提场景、搭平台,为技术找到了明确的应用方向,真正打通了产学研用的“最后一公里”。

开年以来,具有深度学习与交互能力的AI大模型、既能“搬砖”又能跳舞的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备受关注。作为深圳的人口大区与“商事主体第一区”,宝安的群众与企业诉求数量多、体量大、类型复杂,以科技赋能提升服务质效是必由之路。

对此,宝安早有探索。近年来,宝安区持续积极探索AI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基于“AI+智能填表”应用实现无人工干预的“秒批”事项294项、“无感申办”328项。

在民生诉求、企业服务、防汛指挥等领域,AI技术的应用让民生诉求分拨精准度提升至95%,诉求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2.64个工作日;辅助形成企业申请、部门审批和拨付资金快速通道,累计审批秒批项目1.7万多件,秒批金额超46亿;建立“覆盖广、全时巡、预警早、决策准、处置快、人力省、复盘清”的AI智能巡查预警防汛指挥调度体系,破解防汛指挥调度难题。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宝安捋顺了政务大数据从归集到应用的全链条流转路径,形成数据驱动AI、AI驱动业务的服务闭环,通过政务服务的全要素数据化、全流程智慧化,让AI智能体机器人“小宝”的诞生成为可能。

针对企业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办事痛点难点问题,宝安区按照“1+6+N+X”思路开发智能体机器人的功能。其中,“1”代表一个定位,即“小宝”智能体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夜间值班办事场景;“6”代表六大功能,包括核验人证相符、验证证件原件、文件扫描上传、接收纸质材料、业务预约以及业务咨询导办等功能;“N”则表示“小宝”智能体机器人可以办理多个政务事项;而“X”则寓意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小宝”智能体机器人未来将与其他智能设备互联互通,适用于更多服务场景。

以AI政务大模型为“大脑”,搭载智能办事能力,能够根据办事人语言行为作出回应……“小宝”已实现政务机器人从“虚拟助手”到“实体服务者”的跨越,推动宝安政务服务正式迈入“智体融合”新阶段。

“小宝的落地不是终点,而是政务服务转型的新起点。”宝安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政务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技术优势,持续优化人机交互体验,提升跨部门协作效率,为政务服务、政府办公等场景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助力深圳打造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先锋城市,推动政务人工智能应用不断深化拓展”。

“小宝”智能体机器人夜间办事预约方式

1、打开“i深圳”App,在首页点击“办事预约”

2、选择“宝安区”,选择“深圳市宝安区政务服务中心”

3、点击“在线预约”后,选择“按部门预约”,进入“政务智能体辅助办理”选项,选择需要办理的事项以及合适的预约时段,点击“我要预约”并提交。

采写/摄影/摄像/剪辑 南方+记者 胡百卉

【作者】 胡百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