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省图携手15所高校首次开展“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系列活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6:18:00    

记者:邓吉 肖肖

通讯员:竺佳怡

4月2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武汉大学等十五所高校协办的“古籍薪火 十校相传——湖北省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系列活动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启动。

活动现场,由湖北省图书馆主导搭建的湖北历史文献资源平台同步发布。该平台整合55万条智慧图书馆的细颗粒度标引数据,通过数据库展示省图书馆部分精品馆藏古籍文献资源原貌,所有上线书目均可在线阅览、一键检索,为研究人员、学者及大众读者提供一个便捷的古籍数字化文献获取渠道。

为了丰富在校师生体验,湖北省图书馆联合武汉大学图书馆充分调动省内特色珍贵古籍资源,在活动现场特设五大主题展区:

湖北省古籍保护成果展:展示了湖北省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在古籍普查、整理、修复、数字化、宣传推广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十余年来,全省古籍普查摸清家底,56家古籍收藏单位普查登记古籍8.8万余部。古籍整理成果涌现,影印出版古籍300余部,出版古籍研究类书籍近20种。古籍修复水平逐步提升,以“湖北省历史文献修复项目”为抓手,带动全省开展修复工作。古籍数字化建设着力推进,扫描书影100余万拍,建成《湖北家谱》《湖北方志》古籍专题库及“《荆楚文库》数字化平台”及“湖北历史文献资源平台”,统筹发布全省古籍数字资源。古籍宣传推广工作蓬勃开展,通过举办“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册府千华——湖北省藏国家珍贵古籍展”等大型展览,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古籍的良好氛围。

学术深耕展:陈列近年武汉大学图书馆及湖北省古籍收藏单位整理研究成果近千册,珍贵古籍仿真影印本近百册,另有“鄂图藏珍”整理成果及冯天瑜先生《东亚同文书院中国调查手稿丛刊》等珍贵资料。

数字新生展:古籍数字资源成果展示,湖北省知识服务展示平台介绍,VR互动体验以及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数字化项目成果展示。

匠心守艺展:省级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古籍修复技艺,武汉大学师生通过古籍修复技艺展示了解古籍修复过程,并参加古籍保护技艺体验互动活动。今天来参观展览的法国女学生,现场沉浸式体验了雕版印刷技艺,制作了生肖蛇图案作品。她开心地说,她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薪火相传展:展示武汉大学图书馆藏珍贵古籍十二种,经史子集皆备,抄本、刻本、活字本齐集,是武汉大学图书馆藏20余万册古籍中的精品,此次展览也是本馆古籍特色资源的第一次集体亮相。

同步,本次系列活动的首场专题讲座由上海图书馆原馆长吴建中开讲“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历史责任”,现场来自文学院和历史学院的百余名师生参与,气氛热烈。

据悉,此次“湖北省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系列活动将在省内15所高校陆续开展,通过举办古籍保护专题讲座、开展古籍保护技艺体验互动活动,构建“政-校-馆”协同机制,形成“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模式,增强湖北高校古籍保护技能,培养古籍保护后备力量,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