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肃南:皇城镇“褡裢”调解法搭起纠纷调处连心桥,连出平安稳定幸福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4:56:00    

初春的夏日塔拉,乍暖还寒,调解员老郭今天要去15公里外的一个牧业点,调解一起婚恋纠纷,他熟练地拿起褡裢放在了摩托车上,左右调整了一下褡裢的平衡,确保东西掉不出去。褡裢的左边口袋里放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治宣传资料和人民调解资料,褡裢的另一边放着他买给当事人3岁孩子的烧壳子、酸奶、娃哈哈等零食饮料。

像这样的出发场景,在夏日塔拉草原上几乎天天发生,褡裢成为调解员们离不开的好帮手,既方便装载物品,又方便携带,相较于公文包,更接地气的褡裢还拉近了干群关系。调解中,褡裢又充当起坐垫,调解员与群众身挨身坐,心贴心聊,人民调解、法治宣传、公共法律服务等工作因为褡裢而事半功倍,质效提升明显。

近年来,皇城镇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皇城、法治皇城的目标要求,护航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当地各族群众广泛使用的工具“褡裢”入手,总结并不断实践“褡裢”调解法,结合张掖市“四级七天”调解法、肃南县“一碗奶茶”调解法、皇城镇郭福调解室等,扎实推进人民调解“解民忧”、法治宣传“释民惑”、公共法律服务“暖民心”等法治为民举措,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调处在诉讼之外。

一种民间智慧,启迪调解核心

褡裢,一种农区和牧区传统的用于承载物品的民间物件,两端的口袋紧密相连又相互独立,可人肩背、马背驮、摩托搭,至今都是广大农牧民群众离不开的日常工具,其结构特点是平衡两端、居中协调,恰如矛盾纠纷调解的核心:公平对待双方,寻找中间支点,实现矛盾双方利益诉求的平衡兼顾。“褡裢”调解法就是借鉴了褡裢的特性,通过“平衡”与“连接”化解纠纷。

三项调处原则,解开心里疙瘩

双方平衡原则。褡裢的两端口袋象征矛盾双方的利益。调解需像整理褡裢一样,避免偏重一端,通过倾听、共情与利益分析,确保双方诉求得到平等尊重。应用示例:在邻里纠纷中,既关注甲方受损的权益,也理解乙方的实际困难,避免“一边倒”裁决。

中心稳定原则。褡裢的肩带是连接与受力的关键。调解员需充当“中心”,以中立立场稳定局面,通过厘清事实、聚焦共同目标(如和谐关系、长远利益)引导双方走向和解。调解技巧:用“背对背调解”隔离冲突情绪,再“面对面协商”重建沟通桥梁。

柔性承载原则。褡裢的布质柔软,能适应不同形状的物品。调解过程需灵活应变,调解员要融合运用情、理、法,做到讲法理促和解、讲道理促理解、讲情理促谅解。情:挖掘乡土人情、血缘纽带等情感因素;理:引用村规民约、公序良俗;法:明确法律底线,避免调解协议违法。

四步开展调解,从“空袋”到“满载”

清空褡裢,即准备阶段。调解人员深入纠纷现场,通过与当事人、证人交流,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全面收集纠纷信息,包括事件起因、发展过程、双方争议焦点、利益诉求等。调解人员耐心倾听双方陈述,让当事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在倾听过程中,运用语言技巧和心理疏导方法,缓解当事人的对立情绪,营造平和的调解氛围,建立双方对调解员的信任。

分装入袋,即诉求梳理。引导双方分别陈述,识别冲突焦点与潜在共同利益。随后,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找准矛盾的关键症结。根据纠纷的性质、特点和双方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调解方案。

调整中心,即协商平衡。依据法律法规和情理原则,针对双方的利益诉求进行协调平衡。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寻求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促使双方达成共识。明确调解目标、步骤和方法,确定调解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合理安排调解时间和地点,提出折中方案,如“补偿+道歉”组合;运用“互换让步”策略等。

背起褡裢,即达成共识。在双方就调解内容达成一致后,制定规范的调解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履行方式和期限等。调解协议签订后,调解人员持续跟进协议履行情况,确保调解成果得以落实,必要时引入见证人或司法确认,增强约束力。

“褡裢”调解法以“平衡共生”为魂,既承袭了“以和为贵”的传统智慧,又契合现代调解的协商自治精神。调解员如能像使用褡裢一般,巧妙平衡力道与包容,便能化干戈为玉帛,让矛盾双方各得其所,携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