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城晚报讯 记者王倩报道:8月14日,一位特别的客人来到《Newser来了~》羊城晚报直播间。她从20多年前开始订阅羊城晚报,一期不落。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把每一期报纸都悉心保存下来。这一切,都源于1999年她从羊城晚报上第一次了解到心理健康的概念,这一次的启蒙,开启了她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追求。
刘丽是一名来自广东肇庆市德庆县的心理健康老师。20多年来,正是在羊城晚报的一路陪伴下,她看清并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最初,她看到乡村生活中有一些受到各种问题困扰的人,有的甚至做出了极端选择,她就想:“如果我能帮帮他们,解开心结,该多好。”
在看了1999年羊城晚报“心理医生”专版的报道后,她报考了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这在当年是个颇有勇气的选择,因为心理医生还是个新兴职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的学校还很少。刘丽没有放弃,她一直找各种机会兼职心理教育工作,并坚持自学,而自学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正是羊城晚报。
2025年8月14日,已经是专职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刘丽,带来了她多年精心制作的剪报——她不仅收藏报纸原件,更把她特别关注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剪贴下来,用A4纸拼贴整齐,再复印成单张,最后集结成册。她在这本用20多年时间制成的精华剪报本上题名《学会做人——创造美好人生》。
在直播过程中,不少网友赞叹刘丽的坚持和情怀,直播点赞达到2万+。从纸到云,刘丽与羊城晚报相识于纸上,相见在直播间,她也开始把珍藏多年的报纸陆续发上社交媒体,以“20年前的今天”为题,用羊城晚报播报时光,在网络上收获了大量粉丝关注。不少粉丝联系她想买下心仪日期的报纸,刘丽说:“我不舍得。”
20多年从未谋面的“老友”见面,直播间里热烈而暖心,网友更是不断发出“泪目”“回忆杀”的弹幕,不少老记者、老报人向刘丽发来问候和祝福,这场特别的见面会不仅撬动了人们的回忆,更引发了思考。
8月13日,羊城晚报刊发了刘丽受邀前往母校与中学生们分享阅读羊城晚报的新闻,她说:“年轻一代看到老报纸,并不会像想象中那样不感兴趣,相反,他们看得津津有味。”有人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童年玩具的广告,有人在“新新生活”版上发现,父母辈年轻时就在玩很新潮的东西。纸张是旧的,内容却并不过时,甚至不少报道现在看来意识都相当超前。
刘丽在直播间向网友呼吁:在网络小屏时代,要想方设法帮孩子们保留一点深度阅读、慢阅读的空间,这样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育。她对羊城晚报公益订报活动高度赞赏,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现在基本的教育教学设备都比较齐全了,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永远是需要补充和引导的”。
在直播间里,羊城晚报发行公司也为这位金牌读者送出礼物——2026年全年羊城晚报纸质版。刘丽直呼:“太惊喜了,太感动了!”发行公司运营总监余明星表示,羊城晚报一直在关注关心读者群,日常还会通过微信群等方式组织各类线上线下活动,交流读报心得,让读者成为一起阅读的朋友。
编辑:聂粤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