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伟大的胜利·铁血丰碑耀江淮57|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电台中队的电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9 10:15:00    

这件文物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保存的一部“铁电台”。当年,在敌伪重围中,苏区局的电台损失殆尽。新四军初始时,仅有温诤、袁德均、江如枝、黄瑞兴等几名报务员。中共中央对新四军的通信保障工作非常重视,派军委二局副局长兼三科科长胡立教出任新四军总部三科(通讯)科长。

然而,胡立教发现,国民党军政部仅给新四军总部配备了一台5瓦的小电台,连组织双向通信的基本能力都不具备。叶挺只好自筹资金,亲自带着胡立教到香港采购通信零部件。请军委三局二科科长申光装配了一部中型电台。新四军总部电台这才在武汉太和街26号隔壁架起天线开始工作。

1938年3月,新四军确定在皖南歙县岩寺设立军部后,军委三局又派遣曹丹辉等一批骨干带着电台赶到岩寺,配合胡立教创立了新四军军部无线电大队。胡立教任大队长,曹丹辉任副大队长。

新四军善于从电台电报信息中寻找战机。一次,电台收到军转来的医发同的命令:“日军正大量从上海往南京运送物资,准备进攻武汉……”粟裕从这个电报中捕捉到战机。他立即派人侦察,组建了六个步枪班、一个机枪班和一个短枪班到达韦岗一带设伏。日军车队一到,双方立即展开战斗,激战一上午,我军全歼敌人少佐土井等官兵15人,击毁汽车4辆,缴获了一批物资,取得了威震一方的“韦岗首捷”。

粟裕对电报队呵护有加,每到宿营地,总是命令最先给电台人员安置住房,以便他们立即打开电台收发信息。他还对警卫人员说:“你们的任务是保卫好电台,没有电台就无法指挥了。”

1939年11月,陈毅率领的新四军第一支队和粟裕率领的新四军第二支队在江苏溧阳会合,组成陈毅、粟裕分别任正副总指挥的江南指挥部。指挥部司令部设通信科,成立拥有八部电台的无线电中队,程望任科长,李景瑞任中队长,很快打开了江南的抗战局面。新四军第一支队无线电中队与第二支队无线电中队的部分人员在江苏溧阳宋巷里会合后,又在茅山组成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无线电中队。

1940年7月、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成立,同时组成了下辖五部电台的无线电中队,仍由李景瑞任中队长。到达苏中后经过报务培训和机务队伍建设,很快实现了无线电设备装备到团,并把情报网络延伸到上海。

1941年1月4日,蓄谋已久的国民党重兵突然对皖南新四军发起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事变中,我军通信战士英勇顽强,坚守岗位,人在电台在,人在电话通,誓与机器共存亡,体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10日,军部在石井坑陷入重围,无线电大队长曹丹辉命令将随行的5部电台砸毁了4部,销毁了全部联络文件和密码本,只留下一部电台,凭记忆的密码与中央、华中总指挥部保持联络。紧要关头,大队长曹丹辉命令军部电台报务主任郭隆辉凭记忆的密码,向华中总指挥部发出最后一份电报:“情况万分紧急。密码已经烧掉,请党放心。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在新根据地建立后,曹丹辉等电台工作人员找到一些收音机零件,夜以继日赶制了一部电台。然后用他突围时写在腿上和衬衣袖口缝的电台呼号,凭着强记在脑子里的密码,向上级发电报汇报了皖南事变经过。第二天就收到了刘少奇和陈毅两位首长的慰问电。

随着新四军的不断壮大,到1942年6月,新四军总队所属的电台总数达到了108部,报务人员达到335人。

铁军,“铁电台”!从此,新四军成了一支无线电装备到位的新铁军。

以上资料由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