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瞭望东方周刊》关注武汉:现代版“清明上河图”来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1:52:00    

现代版“清明上河图”

——武汉“江夏里”文化街区盛大开街

“五一”假期首日,备受关注的武汉市江夏区新晋文旅地标——“江夏里・武汉老码头”文化美食街区正式开街,开业仅五天,就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超20万人次。

作为武汉首个以老码头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街区,“江夏里”从建筑风貌到场景演绎均注重“传承与创新”,通过复原码头风貌样式、重现市井生活场景、演绎码头号子故事,打造了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街区融合主题餐饮、民俗表演、手工艺体验、汉服换装等元素,游客可在此“品”地道美食、“赏”古风演艺、“玩”传统技艺,沉浸式感受江城现代版“清明上河图”的市井烟火,实现文化与商业的有机互动。

“江夏里”项目占地110亩,预计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将成为武汉市民及周边游客的“微度假”首选地,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创收300万元以上,同步带动周边民宿、农副产品销售,走出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三顾‘长沙’,才有了今天的‘江夏里’。”谈起项目开发,江夏锦绣村党支部书记刘兵感慨万千。2022年,为了让多年闲置的荒地“活起来”,刘兵率村委会一行专程到长沙湘江里项目考察,历经多次接洽、反复沟通,他们的诚意与决心终于打动了湖南运营团队。2023年8月锦绣村与运营公司签约,采用“村集体全资投入+专业团队托管运营”的合作机制,挖掘武汉码头文化,将“江夏里”定位为融合武汉码头文化特色的美食街区实施开发。

在项目建设中,项目团队发挥村里拆迁征地分得的2000万闲置资金杠杆效应,成立“强村公司”,实现村民向"股东"的身份转变;通过对38栋闲置农房和110亩土地的“再利用”打造,盘活闲置土地和农房资源;与运营公司科学设置利润分配机制,在有效保障集体资产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尊重市场、尊重专业,稳步实现强村富民,开创性地探索出"村企联动"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成功打造了江夏区首个集“美食+旅游+休闲+文创+演艺”于一体的复合型街区。

不久前召开的2025湖北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提出,以“知音湖北”主品牌统揽,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大全新设计文旅主轴,推动文旅产业迈向万亿级。“江夏里”核心区域紧邻江夏黄氏大宗祠、锦垅水库等人文地标,以码头文化为切入点,主动融入武汉片区文旅矩阵,为湖北文旅IP注入新内涵,助力打造“可看、可听、可品”的荆楚文化体验新场景,与三国文化、长江文化、红色文化形成联动。

江夏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五里界街叫响“亲清梁子湖、花香五里界”文旅品牌,持续输出文旅新产品,焕新文旅新业态,目前已形成“梁子湖大道乡野趣游线”、“李家店大道亲子研学线”两大核心线路,串联了10大景点园区,助力武汉乡村建设与文旅产业升级。“江夏里”的加入不仅填补了区域文化体验型项目的空白,更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江夏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升级,助力武汉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文:商胜利 田勇)